憑借在環境、社會責任和公司治理等方面的優異表現,今年以來,南鋼股份獲得了《證券時報》評選的第十五屆中國上市公司價值評選“中國上市公司社會責任獎”、上市公司跨境路演平臺-第四屆中國卓越IR“最佳ESG獎”、上海浦東思盟企業社會責任促進中心與復旦大學管理學院評選的第六屆“社會價值共創”ESG治理示范獎等。
2021年是“十四五”開局之年,南鋼股份堅持以“創建國際一流受尊重的企業智慧生命體”為愿景,聚焦“創新發展與卓越運營、共享發展與員工成長、綠色發展與產城一體、共贏發展與相關方滿意、和諧關系與社會責任”五大層面,將社會責任元素融入其營運各個環節以及所有業務決策中, 圍繞“綠色、智慧、人文、高科技”,努力建設為具有全球競爭力的先進材料智造商。
南鋼股份始終堅定不移地貫徹新發展理念,在實現高質量發展的新征程中彰顯企業公民的情懷與擔當。連續13年披露《企業社會責任報告書》,并于2019年起從ESG的理念角度披露社會責任報告,由此向社會展示了環境、社會、公司治理等方面的成果。萬得給予ESG“AAA”的評級、商道融綠給予ESG“A-”的評級、華證指數給予ESG“AA”的評級,在行業排名中均位居前列。
綠色低碳驅動可持續發展
南鋼股份是行業中第一個實施清潔發展機制項目的企業,早在2006年就與意大利碳基金組織簽署了溫室氣體減排協議,以CDM(清潔發展機制項目)模式參與國際減碳行動。南鋼股份加快環保設施建設和改造步伐,脫硫脫硝、除塵器改造、料場封閉大棚等環保設施建成投用;截至2021年上半年,主要污染物及特征污染物排污總量均低于政府許可排污量,二氧化硫含量、氮氧化物排放量同比減少35.72%、36.29%。已完成有組織部分超低排放改造、清潔運輸部分超低排放改造,并分別于2021年3月23日、2021年7月19日在中鋼協網站公示。南鋼股份噸鋼綜合能耗541.3千克標煤,同比下降13.6千克標煤;噸鋼耗新水1.95立方米,達到清潔生產I級基準值;噸鋼綜合電耗456.2千瓦時;余熱、余能等資源綜合利用水平再上臺階,自發電比例達52.60%,同比增加2,525萬千瓦時,進一步促進碳達峰、碳中和目標的實現。南鋼股份清潔能源用鋼年銷量超過20萬噸,助力綠色能源發展。
科技創新驅動高質量發展
南鋼股份勇當改革創新先鋒,率先推行事業部制改革、數字化阿米巴經營、“合伙人制”等具有行業引領性重大創新舉措,實現了組織和經營模式持續迭代和不斷進化。其中行業首創全員共創共享“合伙人制”,通過調動全體員工的積極性與內動力,最大限度釋放創新潛能,有力助推高質量發展。南鋼股份多年研發投入占比保持3%以上,聚集國內外創新資源,打造形成 “2+3+5”開放式高端研發平臺,圍繞應用設計、鋼材研發及生產、結構制造、服役評價、應用等全產業鏈高效協同,瞄準行業“卡脖子”材料,進行聯合研發、精準研發、超前研發,實現鋼鐵材料及其應用技術升級。南鋼股份多項產品實現首創、打破壟斷、替代進口,為“藍鯨Ⅰ/Ⅱ號”“華龍一號”“藏木特大橋”等“國之重器”、重點工程和高端制造業提供不可或缺的關鍵材料,有力支撐了“一帶一路”沿線重大項目建設。
數字轉型驅動智慧發展
南鋼股份以三大智慧中心為核心推動智慧生產建設:鐵區一體化智慧中心建設項目已進入現場安裝階段;有序推進鋼軋一體化智慧中心項目,正在進行項目整體方案的基本設計;推進智慧調度項目。南鋼股份全面推進數字化深度轉型,先后榮獲工信部工業互聯網試點示范、智能制造試點示范、網絡安全技術應用試點示范、制造業與互聯網融合發展試點示范、制造業“雙創”平臺試點示范等國家及省市級榮譽。自主研發集成了世界首條專業加工高等級耐磨鋼配件的5G+工業互聯網JIT+C2M智能工廠。構建全域數據治理體系,建設適用于鋼鐵企業的數據管理與運營體系,對企業經驗、知識、規則、機理等模型化積累與沉淀,實現“讓數據來站崗、讓平臺來守望”。
“運營+投資”雙輪驅動先進材料智造
南鋼股份致力于向材料領域進行產業鏈延伸,通過“產業運營+產業投資”,構建相互賦能、復合成長的產業鏈生態圈。其中,產業運營聚焦新材料產業鏈,以產業互聯網為手段,強化內生業務增長和核心能力建設;產業投資聚焦環保等,提供穩定的權益利潤。南鋼股份瞄準中國制造業升級及進口替代,以專用板材、特鋼長材為主導產品,占比超過80%,聚焦高強度、高韌性、耐腐蝕、高疲勞等特鋼,廣泛應用于能源、石油石化、建筑橋梁、軌道交通、船舶及海洋工程、工程機械、汽車機械及復合材料等行業(領域),并為國家重點項目、高端裝備制造業轉型升級提供新材料,“十四五”期間計劃先進鋼鐵材料比例提升到50%。南鋼股份擬在印尼投資建設合計650萬噸焦炭項目,實現鋼鐵上游延伸和海外布局;擬控股萬盛股份、布局精細化工新材料賽道。